重點整理:
陳彥廷:
我做東西根本不是為了參賽
我覺得說我要好好把這個東西完成
那完成了 我就去丟競賽
-------------------
到紐約求學的他 非常想家
所以他讓自己非常忙
修很多課 課後去實習
實習之後又拿課堂的作業出去參賽
-------------------
文化衝擊使他產生許多靈感
再一年之內
抱回五十多個國際大獎
------------------
一年公費教育結束
他回台灣當兵 竟抽到金馬獎-馬祖
但在馬祖這段時間很重要
他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拼命創作
幾乎耗盡了所有體力
服兵役這一年 他沉潛 休息 好好思考自己的未來'
也沒有忘了繼續累積自己的實力
-------------------
陳彥廷:
我想了70個IDEA在馬祖
回台灣後與好友討論
討論後有五個
我們選三個送出去
三個都獲獎
-------------------
而且仔細看
他就是一個好學生的形象
一點都不像外表 不修邊幅 誇張的設計師
--------------------
陳彥廷:
像我從不熬夜的
早睡早起 過得像老人一樣
--------------------
不熬夜不喝酒不抽菸
持續健康的運動
因為對他而言
設計不能只是靈機一動
而是一個從思考到執行
完整的系列運作
--------------------
陳彥廷:
我是想睡覺就沒辦法思考的人
我的思緒要很清晰 去做很多事情 速度才會快
否則也不會說一年做了十二件得獎作品
想 花我很多時間
做 很快就做完了
---------------------
對待自己的身體與頭腦都很嚴謹
與其說是設計師
他更像一個有策略的企業家
-------------------
陳彥廷:
當平常的東西都堪用了之後
大家就會去想差異
那就要靠設計了
能幫產品做加值
---------------------
陳彥廷:
任何事情你是主動出擊
主動的去搜尋
---------------------
陳媽媽:
兩張桌子我跟他一直讀一直讀
別人讀三次 我們讀五次
別人讀五次 我們讀十次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勤能補拙
媽媽的身教言教
比什麼都重要
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陳媽媽:
他打珠算 證書都拿到
三年級又學 他全忘光
我說沒關係 媽媽再教你
我們把這關pass過 以後不要靠這個吃飯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陳媽媽:
你要愛自己的工作
不然每天都會想換工作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他愛看布袋戲!!!(私心)XD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陳媽媽:
我們很另類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即使他能上公立高中
父母卻讓他走一條專業的路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陳媽媽:
你要是不讀書 台大送你都沒用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但在很多人眼裡 念技職就等於不會念書 不聰明
年紀小小的他 多少受到打擊
但爸爸媽媽是他最好的啦啦隊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陳媽媽:
他小時候 我帶他出門的時候
他那時候還很小
我都握著他的手說:陳彥廷 加油加油加油!!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樂觀而正面的父母教出了一個好孩子
讓他不只獲獎無數 也讓他不藏私
寫了書要跟有志者分享得獎經驗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陳彥廷:
不管是正面的回應
或是負面的抨擊
只要被討論 被廣泛討論
對設計這個領域都是好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"用心的對待作品 作品就會用心得對待你"
這句話是他在紐約念書時
深深感動他的一句話
他也把它實踐在
自己的生命裡
他認真地對待自己的人生
這條設計路也開始閃閃發光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由另一篇文章擷取
完整版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q22149613/6755630
戴著一副黑框眼鏡,外型斯文白淨的陳彥廷,是典型新「台灣之光」的代表。
「彥廷從小就很乖,也很會畫畫,不過背書似乎就是不大靈光,
小時候常看他很用功地讀書,但成績卻最多只能排名在中上,
還曾老師被打電話來投訴,說他常在課堂上『神遊太虛』、突然發笑……」,
父母的務實與開明,讓陳彥廷得以比同儕早一步確立志向,往自己有興趣的設計創作道路發展。
高職3年,他奠定了美術、印刷與電腦製圖的良好基礎,
畢業後即順利以第一名的成績,考上台科大工商設計系「商業設計組」榜首。
在台科大就讀的前3年,是陳彥廷口中強化「基本功」的重要時期,
對學習有極大熱情的他,年年都超修學分,像海綿一樣努力吸取新知,最後再進一步地轉化為自身能量。
我覺得時機到了,該為自己累積有影響力的作品,
因為李煥章一句「舊時代剪紙藝術與新時代城市格格不入」的抱怨,觸發了陳彥廷靈感,嘗試在創作中將兩者結合。
當魔術師每剪一刀,城市也就跟著長出新的街景,意喻只要有心人的推動,剪紙藝術也能在城市中展現新的生命風采。
「我覺得『創意的語言』是可以互通而轉換方式存在的,做設計、搞創意的人本來就不該為自己設限。」
因此在2009年決意嘗試工業設計後,
他總是隨身帶著筆記本,隨時記下看到的生活問題、有趣的媒體報導與各種靈光乍現的突發奇想。
創意人也可有規律生活
即使課業與創作工作繁重,但陳彥廷仍然維持自幼養成的規律生活習慣,
每天早上最遲7點一定起床、晚上11點就躺平睡覺,從不熬夜或晏起,
與一般人眼中創意工作者放浪不羈、愈夜愈high的刻板印象大相逕庭。
創意設計者「同行相忌」的惡習,在陳彥廷身上也完全感受不到,
擅於得獎的他,為了鼓勵同學及學弟妹「共襄盛舉」,
還特別整理了一份詳盡的「國際各重要設計獎」截稿時間表,
方便有志參賽者安排作品創作時程,
現已成為台科大設計學院學生人手一份的「葵花寶典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