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un 19 Sun 2011 22:53
  • 溝通

close
出處
http://madamed.pixnet.net/blog/post/26782260

你可有這樣的經驗,
聽到人家說「我們需要談談」,
神經跟皮膚一起繃緊,
彷彿挨慣打的人看到暴力要來臨之前無法控制的本能,準備要面對戰爭的反應。

「我們需要談談」這句話,
 其實對很多人來說,都是開戰的號角,
只不過有這樣自知之明的人少,願意承認的人,更少。

我發覺很多人所謂的溝通都是單向的,
認為需要溝通的那方,常常是覺得自己不被瞭解的,所以汲汲於尋求「溝通」,

但是他們真正想要的,是把話說出來。

那些話,
不管是訴苦,委屈,積壓的憤怒,長期醞釀的獨白,
其實並沒有多少給對方迴響的餘地。

因為那並不是真正的「溝通」。

他們真正需要的,是確定自己「被聽見」。

世界上,這樣的誤會是很多的。

中文有句話,叫做「必也正名乎」,其實用在這裡也不是不可以。

想說話,請坦然的告知聽眾:我只是想把我心裡的事情說出來。

溝通,則需要給與對方回應的機會

總不能求自己一個人說得痛快,
掩住雙耳拒絕聽對方的反響,
或是在聽到對方的想法不若你的預期的時候憤怒,或是傷心,失望,沮喪,厭惡~~~種種種種,都是負面情緒。

我自己有時候也會犯這樣的毛病,跟老法溝通的時候,
從他那裡得到的不是安慰,而是跡近殘酷的實話,立刻心裡火山熔岩翻滾。

可是多年夫妻,慢慢產生瞭解,我學會的保命招數,叫做「情願不開口」。

大家在一起那麼久,他當然看得出我平靜面孔底下的情緒翻滾攪動,往往情急口不擇言,馬上,立刻,就需要我答覆他的交叉質詢。

可是這個當兒,通常沒有例外的是越說越錯,
他也是,我亦然,不咬牙忍著,一回嘴,馬上就是一頓天翻地覆的大吵。

老實說,我不介意他「知道」我冒火,但是我不想在情緒淹沒理智的時候,
隨口說出什麼十五分鐘後冷靜下來要後悔終生的話,反正說之無益,不如沈默是金。

就是吵架,我也不見得一定得講最後一句話。

等到一時之氣平下去,嘿,有時候,老法說的一點也不錯,我只是被戳正痛腳,惱羞成怒而已。

這個人是我畢生摯愛,我深深信賴他也視我如珠如寶,
兩個互相信任愛惜的人,沒有必要拿語言做兵刃。

雖然他說的話可能不是我預期聽到的,
但是,並不是存心傷害,無論如何,不要忘記,我們是愛人,不是敵人。

平心靜氣的說出想法,容忍對方回敬他的概念,
雖然可能不是預期甚至於是願意聽到的事情,

但是雙方各退一步,聽清楚人家真的要說什麼,不要一上來就火遮眼,手掩耳,

大家都拼死命的發表意見,
像法國的談話節目,一群人直如雞籠裡頭擾攘的公雞母雞,
拍著翅膀咯咯亂叫,
甚至於不會停頓半秒呼吸一下,都怕不快點把意見叫出來會吃虧,
結果你也聽不見他,他也聽不見你。

關於收禮,我小時候受家母教誨,
不管人家禮物大小,用心與否,便宜或是昂貴,都是一番好意,喜歡或是不喜歡,都應該感謝他人餽贈,
滿懷感謝的收下,要不然
給你什麼你都嫌棄,以後就什麼都沒有了。

溝通也是這樣的道理。

如果每次對方開口,
你都發脾氣,不聽清楚他的意思,
或是不讓他把話說出來,

人是有學習能力的,每次開口都碰釘子,
以後當然是撿你喜歡聽的來說,
其他就密藏心底,

要嘛不說,
要嘛,找別人去說,
隔閡就是這樣與日俱深的。

所以,你倘若只是想說心事,
坦白承認你需要說出來,而不是假裝要溝通。

倘若你需要安慰,別害羞,承認你需要一個擁抱還是親吻,
不需要用指責對方來武裝自己,挑出他的錯處不會讓你顯得比較優勝。

「我們需要談談」,說話的人是複數,兩個人,才能成為「我們」,不是嗎?



latte時間:

沒有,最近老法跟我沒吵架,天天笑嘻嘻,十分甜蜜。
只是剛好聽了些事情,覺得有些人嚴重欠缺溝通技巧,
把我的一點想法貢獻,用我跟老法自己當例子,免得誰要跳進來對號入座。

沒有,我沒有要影射誰,還是罵誰,我只是在想溝通這件事情而已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宅貓朕君 的頭像
    宅貓朕君

    宅貓朕君

    宅貓朕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   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    發表留言